任何事故的产生,都有隐患诱发,为了切实保证学院师生的工作生活安全,特参考LEC评价法,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价。
1.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。
根据计算参考,将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为五个等级:
A级——极度危险,不能继续作业
B级——高度危险,要立即整改
C级——显著危险,需要整改
D级——一般危险,需要注意
E级——稍有危险,可以接受
2.风险等级划分方法。
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,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:
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
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E
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
用公式表示:D = L×E×C
式中:D——作业条件的危险性
L——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
E——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
C——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
用L、E、C三种因素的乘积D = L×E×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。D值越大,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。给出三个因素在不同情况下的分数值,采取对所评价对象进行“打分”的办法,计算出危险性分数值,对照危险程度等级表将其危险性进行分级,各因素的值分别见表1,2,3。
表1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L
分数值 |
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 |
10 |
完全会被预料到 |
6 |
相当可能 |
3 |
可能、但不经常 |
1 |
完全意外、很少可能 |
0.5 |
可以设想,很不可能 |
0.2 |
极不可能 |
0.1 |
实际不可能 |
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值E
分数值 |
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|
10 |
连续暴露 |
6 |
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|
3 |
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|
2 |
每月暴露一次 |
1 |
每年几次暴露 |
0.5 |
非常罕见的暴露 |
表3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
分数值 |
事故造成的后果 |
100 |
十人以上死亡 |
40 |
数人死亡 |
15 |
一人死亡 |
7 |
严重伤残 |
3 |
有伤残 |
1 |
轻伤需救护 |
表4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D
危险性分值D |
危险程度 |
≥320 |
极度危险 |
≥160—320 |
高度危险 |
≥70—120 |
显著危险 |
≥20—70 |
可能危险 |
<20 |
稍有危险 |
各二级学院(部),各部门、单位在进行施工、维修等作业操作之前,都必须参照此《方法》,任何外包单位在校园内进行作业时,一律参照此《方法》。